网站首页 > 品牌新闻 正文
12月22日,记者在福建省科技馆召开的英良贝贝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由来自中国、英国和加拿大三国机构的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团队对一个完好保存在蛋化石里的恐龙胚胎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这块有着7200至6600万年历史的化石属于一只没有牙齿的兽脚类恐龙,是迄今为止科学记录的最完整的恐龙胚胎,这项研究在2021年12月22日发表在《iScience》杂志上。
该化石是在中国南部江西赣州的晚白垩世地层中发现的,目前馆藏于福建省英良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
福建省英良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将这个标本昵称为“英良贝贝”。这个恐龙胚胎保存状态相当原始,没有受到化石化作用的太多干扰,清晰展现了其存活时的状态。该个体从头到尾总长度估计为27厘米,蜷曲在一个长度为17厘米长形蛋化石中。
根据标本短高且无牙的头骨,“英良贝贝”被确定为窃蛋龙类。窃蛋龙类是一类身披羽毛的兽脚类恐龙,目前已知来自亚洲和北美的白垩纪地层,它们与现代鸟类关系密切。其多变的喙部形状和体型很可能使它们具有广泛的食性类型,包括植食性、杂食性和肉食性。
研究团队发现,“英良贝贝”的保存姿势在已知的恐龙胚胎中是独一无二的,其头部位于身体下方,脚在两侧,身体背部沿着蛋的钝端蜷缩着。这种姿势与现代鸟类的胚胎类似,而在以前的恐龙胚胎化石中从来没有发现过这种情况。
众所周知,鸟类在孵化前不久会产生一系列的收缩姿势,即弯曲身体,把头伸到翅膀下面。未能完成这种姿势的胚胎而孵化失败并死亡的几率会更高。
通过将“英良贝贝”与其他兽脚类恐龙、长颈的蜥脚类恐龙和鸟类的胚胎进行比较,研究团队提出,原本被认为是鸟类所特有的收缩行为,可能最早是从几千万年或几亿年前的兽脚类恐龙中演化而来的。更多的胚胎化石的发现对于进一步检验这一假说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该研究的共同第一作者、伯明翰大学的博士生马慧芯说:“恐龙胚胎是最稀有的化石之一。它们中的大多数保存都不完整,骨头错位。我们对‘英良贝贝’的发现感到非常兴奋,它的保存状况非常好,我们可以凭借它来回答很多关于恐龙生长和繁殖的问题。”
她还补充道:“有趣的是,这只恐龙胚胎和鸡的胚胎在蛋里的姿势相似,这可能表明了它们在孵化前有着相似的行为。”
该研究的另一位共同第一作者,来自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邢立达副教授介绍道:“这个恐龙胚胎来自英良集团董事长刘良先生在2000年左右搜集的一批疑似蛋化石中的一枚。2015年始,在福建省英良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筹建期间,在福建省文物局的支持和组织下,博物馆馆长钮科程对仓库现有标本进行全面梳理,并着手对一些有潜在研究价值的标本组织进行清修,在该过程中,发现了此次研究中的这枚重要的恐龙胚胎标本。”
研究团队的成员之一——来自爱丁堡大学的史蒂夫·布鲁萨特教授表示,这个蛋里面的恐龙胚胎是我见过的最漂亮的化石之一。这只出生前的小恐龙看起来就像一只蜷缩在蛋里的小鸟,这又一次证明了今天鸟类的许多特征最早是从它们的恐龙祖先中演化出来的。
刘良董事长表示,邢立达副教授的团队经历了三年的研究才有今天的成果发布,希望在未来的探讨一条我们自己的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发展之路,也希望在未来我们有更多的发现。
(陈连荣 周慧)
猜你喜欢
- 2025-03-18 应时代之变,答时代之问 ——《2025中国出口跨境电商升级发展蓝皮书》重磅发布
- 2024-11-30 中国柒牌携手欧睿发布五项全球领先数据
- 2024-11-21 仙游县留守儿童关爱协会成立两周年庆活动暨2024年第二次会员大会成功举办
- 2024-11-15 2024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有福电影 · 十年纷呈”活动在厦门成功举办
- 2024-11-08 横走魅力再度席卷平潭 2024海峡飘移锦标赛第二战火热来袭
- 2024-11-04 福建省美发美容协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隆重召开!
- 2024-11-01 国庆登顶热搜,成都第十七届世界线动漫展圆满举行!
- 2024-10-16 携手e福州公益在线,30秒智能筛查脊柱侧弯风险
- 2024-10-16 七十五载长歌奋进:国寿寿险实现全方位跨越式增长,高质量发展未来可期
- 2024-10-15 传奇鬼才设计师“王炸之作”,慕赫大师概念系列演绎“野兽之心”